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4节(1 / 2)





  江沛趁着出差前同儿子亲近亲近,抽空考校他最近的学业,听他冷不丁的问,不知如何回答。他自己也挺纳闷的,如今祁家占着梁朝的陪都,却没有丝毫建立新朝称帝的打算,好似在等待着什么。

  目前他虽拥有官员的权利,可却没有具体的职称,大家见了面都是某某大人的相互叫着,祁越比他们还辛苦,每天夙兴夜寐的,可能无暇顾及这个吧。

  “爹爹不是大官,还是同以前一样,阿爹不在家时,要乖乖的读书,听夫子的话,照顾好你娘亲。”

  “嗯嗯,那阿爹会回来同儿子一起过生辰吗?”江沛拍拍脑门,直叹自己忙的晕头转向忘了下个月淘淘要过七岁生辰,不用说到时肯定回不来的。看着面前抿着小嘴,乌黑的眸子凝视着他的儿子,不忍心拒绝,想了想笑着说

  “那阿爹提前给你过生好不好,只咱们父子俩,上次你不是想要一册书吗,阿爹买给你。还带你去吃李记的烧鹅!不过可别告诉你娘啊。”要不然又要怨他在外面瞎吃东西,不吃饭。这花的可都是他的私房钱啊。

  “君子一言,当一诺千金!”淘淘原本严肃的小脸瞬间欢喜起来,绽放着灿烂笑容,举着小手要和江沛击掌。

  “臭小子,你老子还骗你不成,啪!再背几页咱们就去。”江沛被他生怕自己反悔的样子逗的哭笑不得,抬起胳膊轻轻拍在他嫩嫩的小手上。

  “说什么这么欢喜?”兰香挺着肚子走进书房就见他们父子两人眉开眼笑,哪像是在检查功课的样子,尤其是儿子兴奋的不得了,疑惑的问道。

  “醒了?小心点,这不是咱淘淘书读的好,我夸他几句嘛?”江沛连忙把书放下,起身扶她坐在自己的凳子上。

  “哦?淘淘,是你阿爹说的这样吗?嗯?”同淘淘相似的黑眸似笑非笑的看着咬着嘴唇纠结不已的儿子,一看便晓得不是,不由抬头嗔江沛一眼。

  “阿爹,夫子说伪欺不可长,儿子不能对阿娘撒谎。阿娘,阿爹说提前给儿子过生辰,还带我去吃烧鹅,烧鹅可好吃了,比三叔做的都好吃!”

  江沛无语的瞪着儿子,那么快就把老子供出去,还说的有理有据,自己还不是看着他被兰香管的严不能挑食,可怜巴巴的,偶尔给他开次小灶吗。

  “是啊,我后天要出府公干,下个月没法赶回陪他过生辰,这不是想提前补给他嘛。”兰香觑了眼丈夫,当着儿子的面不好说他什么,转而温柔的笑着抚摸淘淘的脑袋说

  “那我和你阿爹一起给你过生好不好?”

  “恩,好!我喜欢和娘亲一起!”

  …………

  “这次出去,到年节才回来去了,你在家小心着点,想出去让娘或李嫂陪着你。”

  江沛边收拾着行李,边对一旁的兰香嘱咐道,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她怀淘淘的时候也是如此,只不过这次时间更久一些,几乎错过她半个孕期,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她生产。

  “恩,你做你的事,我这又不是第一胎,再说又不用准备什么,淘淘的小衣都收着呢,娘和几个嫂子又给做了几包裹。二牛哥,这次回去兴许能找到娘和清平他们。”

  自祁越下发指令后,府城内的人突然骤减,他们江家有江沛在不需要特意回去,直接报个人头数,祁越这点方便还是给的。

  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找到他们,到时候分完田,直接把娘接到府城吧,她年纪也大了,清平现在都能自立了,不用她再费心劳神。”当听到他也要跟着出差时,瞬间想着李氏和清平得知这个消息会回杏花村的。

  因担心有些豪强大户私自屯田圈地,威胁官员的人身安全,祁越这次还派了几百名侍卫随同。第二天江沛便随着大队人马出府城,开始艰辛的公差之旅。

  雨季已过,蒲阳城城郊的农田里因内涝的积水基本干涸,丝毫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,农户逃难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被圈占,无地可种,苛捐杂税又多,无法生存,才不得如此的。

  当官员在田里丈量时,四周围着的都是议论纷纷的百姓,让江沛有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觉。

  看到他们黑红的脸上露出激越的神情,他突然觉得做官挺好的,至少有更大的能量来帮助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,这些朴实单纯的百姓非常容易满足的。

  由于任务重,时间紧,因此下来的督察府官比较多,除江沛他们记录留底作为原始数据外,地方政府也派了书记官,这边统计完,自会有人负责开始分配田地,分工明确不错乱。

  因一部分滞留在外的村民无法在他们前面归来,在分田时会预留出一些,在规定的期限内分不完的到时再做登记。

  临近蒲河时,河道已进入枯水期,两岸的光秃秃的连片沙质农田里,还留有洪水滞留过的痕迹,被冲溃的河堤处被当地的百姓重新夯上土。

  可能人力有限,与两旁的原先的堤坝相比有些单薄,这里受灾是最严重的地区,每户分的土地相较于其它地方要多,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。不过重新修筑蒲河大堤势在必行,要不然等到明年汛期,又是一场灾难。

  过了蒲河,就是他们洛安县的辖区了。一直都是在野外作业,风吹日晒雨淋,几个月下来,让他们这些人看着和村里的农家汉子没什么区别,皮肤粗糙黑红。

  对各地方官员,祁越早已告知愿意服从祁家命令的继续留下,官职暂时不动,以后的升迁贬谪,看其表现。不愿意留下的自会找人顶上,大概知道梁朝的气数已尽或许是对权利的深深眷恋,几乎没人辞官归隐什么的,基本上都是原班领导班子。

  为了给上级官员留下好印象,对江沛他们的工作非常配和。洛安县虽然遭灾,但百姓倒没怎么伤亡,田里的积水也已消退。

  大概很多农户不知道要再次分田,田里的土被翻了过来,冻的松松碎碎的,没有板结成块。

  “官老爷来啦!好大的排场!大牛他娘,我怎么瞅着有个老爷像你家二牛啊,你瞅瞅是不是?!那个坐在案几旁执笔写字的!不对,应该是认错人了,你家二牛哪会写字啊,我说呢……”

  李氏早注意到江沛了,一直盯着他看,越看越像她家老二,可就是不敢认,不远处到处可都是士兵呢,万一认错人被抓走咋办。

  此时正在测量的是杏花村的土田地,众人七七八八的议论个不停。

  “江大人,听说你是杏花村人,要不要同乡亲们打个招呼,你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。”

  为了方便快速录入,提升工作效率,他们携带着笔墨纸砚书桌椅凳,田间地头都是他们办公之地。

  看热闹的人多,庄稼人的嗓门大,人群中的八卦声,他们自然听的到,江沛的同僚手不停的画着地貌图并在上面做着具体标记,而江沛则是执笔记录丈量之人报上来的数据。

  “阿沛哪里能和李大人的两榜进士相比,金榜题名归故里才是人生中最幸之事,唉,我这辈子是没法实现了,真是憾事啊!”江沛当然不会在此时高调的与村民主动打招呼,初涉官场还是处处小心为妙。

  第81章 江山定(四)

  同僚被他恭维的眉开眼笑, 谦虚一番回过头来还安慰一下江沛一番,便把这个话题岔开了, 附近村里的田地都连在一处,没什么阻隔, 一村庄丈完紧接着下个村子。

  为怕影响他们的工作, 侍卫把围观群众拦的离他们有一定距离, 江沛瞅了好久才找到李氏, 只是没看到清平和江大牛。

  李氏越看越肯定村里人说的那个官老爷就是她家老二, 于是一直跟着队伍走。到姚家庄的地界时, 碰上了刚回来没两天的姚家人。

  “亲家母!二牛三牛都快担心死你了, 还趟着水回来找你们, 你没瞅见两小子遭多大的罪!”

  徐氏上前拉住她, 打量她一番觉的她身体还好,精神也不错,然后才对她说江沛回来寻他们的事情,语气不自觉的带着一丝责备。

  “唉, 老大家出了事故, 才走脱不得,要不我也去府城了。那个带官帽高个的是不是我家二牛啊?”前句李氏说的平淡,待说到后一句时,悄声问道。如果她家二小子真做了官, 亲家在府城应该是知道的。